勐远至关累口岸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实现国家级水运口岸与陆上高速公路网络互联

63 次浏览

7月4日14时,随着关累港收费站智能收费系统正式启动,由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勐远至关累口岸高速公路实现全线通车运营。这条连接国家级水运口岸与陆路交通网络的战略通道,将昆明至关累港的通行时间压缩至3小时以内,较原路线效率提升60%以上。

作为云南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重点项目,勐关高速公路概算投资46.88亿元,主线全长29.81公里,桥隧比达48.69%,创下热带雨林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技术难度之最。项目团队创新应用三维地质雷达扫描技术,攻克了沿线12处岩溶发育区施工难题,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减少土方开挖量约15万立方米。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工程建设方严格践行”绿色公路”理念,通过构建三级沉淀池系统实现施工废水100%循环利用,并采用声屏障与植被缓冲带相结合的方式,使沿线噪声降低8-12分贝。

通车后的勐关高速公路呈现出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物流时效革命:关累港至内陆的集装箱运输时间由5小时缩短至2.5小时,预计每年可降低物流成本超8000万元

产业联动升级:与中老铁路、澜沧江-湄公河航道形成”水公铁”立体联运体系,货物周转效率提升40%

口岸功能拓展:关累港作为中国面向中南半岛的”第一港”,年吞吐量预计突破500万吨,较通车前增长35%

在运营管理方面,项目引入全国首套”云收费”智能系统,通过AI视觉识别技术实现ETC交易成功率99.9%,单车通行时间不超过3秒。收费标准执行云南省统一费率,其中客车通行费为0.5元/车·公里(普通路段)至1.4元/车·公里(桥隧路段)。

这条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不仅填补了西双版纳州南部高速路网空白,更标志着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随着”郑和号”国际多式联运班列常态化运行,勐关高速公路正成为连接中国-东盟经济走廊的关键物流动脉。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