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 年前三季度,关累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 18.11 万吨,贸易额 20.95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74.4% 和 94.6%,呈现出对外贸易火热的良好态势。作为澜沧江 — 湄公河 “黄金水道” 上的重要枢纽,关累港口岸凭借一系列基础设施升级与创新举措,通关效率持续提升,正源源不断地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关累港口岸的亮眼成绩,离不开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依托澜沧江 — 湄公河 “黄金水道”,该口岸为澜湄流域国家矿产品运输提供了经济高效的物流选择,使得老挝、缅甸的矿产品加速向这里聚集。再加上口岸通关能力的不断提升与各项便利化措施的落地,关累港已成为矿产品进口的优选通道。云南港投澜沧江开发有限公司的张燕孙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现在可通航船舶由原先 300 吨级提升至 500 吨级,货船可以拉得更多,航行时间也缩短了,对于我们进口矿产品这类大宗散货的企业来说是个好事,能降低不少运营成本。” 相关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今年前三季度,关累港口岸进口矿产品货运量 4.04 万吨、货值 3.15 亿元,同比分别大幅增长 571.8% 和 229.1%。西双版纳海关关员还在关累港口岸对进口矿产品进行放射性检测,以保障货物安全(李夕妹 摄)。
为进一步保障关累港口岸货运畅通,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激发 “黄金水道” 更大动能,西双版纳海关采取了多项积极举措。一方面,积极推广运用 “先放后检”“运抵直通”“关税保证保险” 等通关便利化措施,为企业简化流程、节省时间;另一方面,升级 “智慧物流 2.0” 平台,完成 “智能卡口” 软硬件改造,大幅提升通行效率,如今车辆最快仅需 3 分钟即可进出货场。这些举措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也为口岸贸易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对于关累港口岸的未来发展,西双版纳海关驻关累办事处副主任董栋栋充满信心。他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和功能区、监管设施设备、智慧口岸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提升口岸综合服务能力,为促进沿边地区兴边富民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社会经济合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崭新活力。” 随着各项规划的逐步落地,关累港口岸有望在中缅乃至澜湄流域的经贸往来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董栋栋 李夕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