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累口岸2025年货代、报关报检及进出口业务最新动态

59 次浏览

一、进出口业务持续扩容

    1. 2025年首月数据亮眼
      2025年1月,关累港口岸进出口货物量达1.97万吨,同比大幅增长57.9%;进出境船舶111艘次,同比增长50%,创近年单月新高‌12。延续2024年全年增长势头(货运量15.52万吨、货值15.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2%、27.4%)‌,口岸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2. 商品结构多样化升级
      依托澜沧江—湄公河“黄金水道”,口岸进出口商品涵盖机电产品、金属矿砂、茶叶、东南亚工艺品及坚果等‌。泰国工艺品、坚果等通过水运直达,边民通过“边互通”APP实现中老泰互市交易线上化,日均交易量达500-800吨‌。


二、报关报检效率显著提升

    1. 智慧化改革加速通关
      海关推行“提前申报”“分类分流”“预约查验”等便利措施,结合“口岸+属地”联动监管模式,应用在途监管系统、智慧卡口验放等技术,实现鲜活商品优先验放、报检窗口“低柜服务”快速响应‌。本地化检测替代昆明送检流程,降低企业成本30%以上‌。

    2. 边民互市数字化突破
      全国首个水运边民互市贸易市场启用“边民互市统一版管理系统2.0”,边民可通过手机App完成货源查询、申报、交易全流程,实现“一站式”跨境贸易服务‌。


三、货代服务与物流体系优化

    1. 货代企业受益政策红利
      西双版纳晨隆国际货运代理等企业依托“延时装卸许可”“绿色通道”等政策,代理业务周期压缩40%以上‌。天保国际货场启用后,货物通关时间缩短至半小时内,日吞吐能力达1500辆次,越南甘蔗等农产品实现“运抵直通”‌。

    2. 跨境电商与多式联运协同
      口岸与昆曼公路、中老铁路形成“水陆铁”联运网络,2024年通过国家验收后基础设施全面升级,保税仓、物流区等设施支撑大宗商品规模化集散‌。


四、区位优势强化与区域联动

关累港口岸作为湄公河进入中国的首站,2024年对外开放后,区域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2025年春运期间,春联、灯笼等节庆用品出口激增,东南亚糖果、泡面等进口商品热销,推动澜湄沿线国家市场深度融合‌。

滚动至顶部